生酮饮食可以提高生育能力?

爱果果网收录生酮饮食可以提高生育能力?,作者简介 杨辉 华中科技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硕士 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营养科,营养医师 目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篇……感谢您关注生酮饮食可以提高生育能力?。

作者简介

杨辉

生酮饮食可以提高生育能力?

华中科技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硕士

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营养科,营养医师

目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篇,其中SCI 6篇(第一作者2篇)

擅长: 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、生酮减脂、各类慢性病的营养指导

生酮饮食是一种特殊的饮食模式,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治疗饮食。在20世纪20年代首次用于癫痫的治疗,并取得一定疗效。

近年来更多学者关注的是生酮饮食在肿瘤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肥胖等慢性病中的应用。随着生酮饮食的发展,其安全性也是备受关注,目前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。众所周知,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肥胖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。

据报道,我国2015年成年男性肥胖率为5.02%,女性达到5.51%。生酮饮食在减肥方面的研究也有几十年的历史,而肥胖又是导致广大女性不孕不育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因此,本文主要探讨下生酮饮食对于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。

生酮饮食可以提高生育能力?

在工业化国家不孕症的发病率占到育龄妇女的10%-15%,而其中由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症达20%。多囊卵巢综合征(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,PCOS)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,也是引起排卵障碍的最常见的病因。

而肥胖与PCOS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据Ehrmann等报道,30%-75%的PCOS患者有超重或肥胖。另有研究指出,肥胖育龄妇女PCOS的发生率为28.3%,而非肥胖育龄妇女PCOS的发生率只有5.5%。

生酮饮食可以提高生育能力?

目前关于生酮饮食与PCOS关系的研究相当少。前期文章(生酮饮食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)也介绍过一篇生酮饮食干预PCOS的初步研究:文中对11名超重的PCOS患者进行为期24周的生酮饮食干预,最终5人完成整个干预过程。

结果是5人空腹血糖、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干预前后没有显著的改变,患者平均体重下降了12%,游离睾酮下降了22%,促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的比值下降了36%,空腹胰岛素平均下降54%。另外,24周后仅两人怀孕。

以上研究仅仅是初步研究,存在很多局限性,如干预对象退出率超过50%、研究中缺乏对照(仅仅对5人的结果进行了前后对比)等,因此不足以证明生酮饮食与PCOS的关系。

生酮饮食可以提高生育能力?

虽然目前有大量研究表明生酮饮食在减肥上有着独特的优势,但是生酮饮食是否能够改善PCOS患者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不育任然是未知数。

近几年,生酮饮食真可谓是红到发紫,因为其潜在的治疗疾病的功能逐渐被报道,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对于生酮饮食的盲目追捧。加上生酮饮食产品的大量出现,目前很多人甚至在没有咨询医生的情况下盲目开始尝试生酮饮食,尤其是肥胖人群。

本人一直认为生酮饮食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,跟其他饮食模式(平衡饮食、地中海饮食等)有很大区别。

它就像临床上出现的新的治疗疾病的手段,绝不可盲目自行尝试。举个例子:生酮饮食是一种脂肪摄入量很高的饮食。

生酮饮食可以提高生育能力?

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,膳食饱和脂肪酸、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达到1:1:1才有助于人体营养平衡。

有研究指出,饮食中反式脂肪酸及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增加,不仅不会改善排卵障碍,反而会增加由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不育风险。

另外,饱和脂肪酸大量摄入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。而在现实中,很多肥胖患者尤其是自行尝试生酮饮食的患者,往往关注的是脂肪的总摄入量有没有达到生酮的要求,并简单的以血酮或尿酮量来判断自身脂肪分解状况,而忽视了各种脂肪酸及其它营养素的配比,长期如此必然给健康带来危害。

总结

关于生酮饮食的研究越来越多,尤其是在慢性病的辅助治疗方面。但是,生酮饮食是否能够提高女性患者尤其是肥胖型PCOS患者生育能力仍然是未知数。

生酮饮食的进行没有大众想的那么简单,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比例及摄入量等都需要专业的营养软件计算。

再次提醒各位朋友切勿盲目自行尝试生酮疗法,建议到专业机构咨询,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校审人

陈秋霞

生酮饮食可以提高生育能力?

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,副主任营养师

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委员、

浙江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、

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分会青年委员、

衢州市营养学会副会长、

衢州市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委员、

首届浙江省临床营养学会优秀营养工作者

擅长:减肥、慢性代谢性疾病、孕产妇营养、肿瘤及围手术期的营养干预治疗

参考文献

1. Ehrmann D A.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[J].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 2005, 352(12): 1223-1236.

2. Azziz R, Woods K S, Reyna R, et al. The prevalence and features of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 an unselected population[J].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& Metabolism, 2004, 89(6): 2745-2749.

3. Álvarez-Blasco F, Botella-Carretero J I, San Millán J L, et al.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women[J].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, 2006, 166(19): 2081-2086.

4. Mavropoulos J C, Yancy W S, Hepburn J, et al. The effects of a low-carbohydrate, ketogenic diet on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: a pilot study[J]. Nutrition & metabolism, 2005, 2(1): 35.

5. Johnston C S, Tjonn S L, Swan P D, et al. Ketogenic low-carbohydrate diets have no metabolic advantage over nonketogenic low-carbohydrate diets–[J].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, 2006, 83(5): 1055-1061.6.

6.Florakis D, Diamanti-Kandarakis E, Katsikis I, et al. Effect of hypocaloric diet plus sibutramine treatment on hormonal and metabolic features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: a randomized, 24-week study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, 2008, 32(4): 692.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